一、课群安排
根据教师带课意向,结合近几年教师们带课情况,组成了七个课群,调整后的课群和课群组如下:(包括课群管理的课程以及课群组分配的教师)
课群 | 课群负责人 | 课程名 | 课群组成员 |
信号与数据处理 | 张晓明 | Matlab应用基础 | 邵星灵、张晓明、杨玉华、郑永秋、裴焕斗、张志杰、郭肖亭、王文廉、张鹏、杨瑞峰、郭晨霞、戴萧嫣 |
信号与系统 | |||
数字信号处理 | |||
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| |||
自动控制基础 | |||
计算机控制技术 | |||
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外语 | |||
通信原理导论 | |||
动态测试与校准技术 | |||
传感器 | 葛双超 | Ansys | 郝晓剑、李杰、石云波、谭秋林、董和磊、李晨、高晋阳、李秀源、王任鑫、白国花、金丽 |
微纳传感与系统 | |||
传感器原理及设计 | |||
微弱信号检测 | |||
测控电路设计 | |||
智能仪器 | |||
虚拟仪器设计 | |||
SolidWorks(19级以后停上) | |||
精密仪器零件设计(二院安排教师) | |||
惯性平台姿态测量与控制 | |||
微惯性集成测量系统 | |||
系统集成 | 焦新泉 | 模拟采集设计 | 张彦军,闫晓燕、张会新、王红亮,储成群、刘文怡、洪应平、陈建军、任勇峰、焦新泉、崔永俊、甄国涌、文丰 |
信号源设计 | |||
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 | |||
硬件描述语言(16级以后停上) | |||
总线接口设计 | |||
工业控制网络设计 | |||
无线传感网络设计 | |||
物联网技术概论 | |||
电子系统集成 | |||
系统集成及应用(13版,16级以后停上) | |||
仪用电子线路(13版,16级以后停上) | |||
电路原理 | |||
光电 | 贾平岗 | 光电探测技术 | 贾平岗、侯钰龙、张志东、秦丽、刘文耀、武锦辉、李中豪、郭浩、段俊萍、安国文、黄堃、邢恩博、马宗敏、戎佳敏、辛晨光、王志斌、张樱子 |
光测技术 | |||
激光原理与技术 | |||
光电子技术基础 | |||
光纤技术及应用 | |||
光学仪器应用 | |||
微波技术基础 | |||
电磁兼容设计 | |||
电磁场与电磁波 | |||
新型微电子/光电子器件 | |||
电动力学基础 | |||
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 | |||
近代光测(16级以后停上) | |||
单片机 | 马游春 | 电子设计自动化(EDA) | 马游春、陈鸿、孟令军、李锦明、沈三民、王伟、王恩怀、苏淑靖、单彦虎、王巍、曹慧亮、赵冬青、申冲、王代华、王伟、候卓 |
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| |||
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| |||
嵌入式系统 | |||
DSP系统设计 | 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外语 | |||
毕业设计专题 | |||
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| |||
人工智能导论 | |||
VB程序设计 | |||
MEMS | 穆继亮 | 微电子学概论(16版,17级以后停上) | 张斌珍、唐军、丑修建、李孟委、马宗敏、穆继亮、耿文平、侯晓娟、崔丹凤、雷程、张乐、李强 |
前沿微纳电子技术概述(13版,16级以后停上) | |||
微电子技术学科前沿 | |||
微纳电子技术发展概述专题 | |||
MEMS CAD | |||
MEMS工艺原理(19级以后停上) | |||
MEMS设计 | |||
微纳电子器件测试技术 | |||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 | |||
量子传感原理及应用 | |||
文献检索专题 | |||
集成电路 | 张国军 | 固体物理 | 张国军、薛晨阳、梁庭、马喜宏、何常德、朱平、韩建强、何剑、郭靖、崔建功、梁涛、、杜芳芳、赵锐、温焕飞、王俊强 |
理论物理导论 | |||
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| |||
厚薄膜混合集成电路 | |||
ASIC设计实践 | |||
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| |||
CMOS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| |||
集成电路工艺原理(19级以后停上) | |||
微纳器件及集成电路工艺 | |||
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 | |||
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 | |||
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| |||
半导体工艺原理(16级以后停上) |
二、课群组的功能与职责
1、遵守并服从学院规定的排课管理要求,安排每学期的教学任务,落实任课教师。
2、每四年一次,组织修订所辖课程的教学大纲。
3、参与各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。
4、组织本课群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法、课程改革等交流活动。
5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,建设优质资源。